流动道德讲堂奏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为大力加强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建设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群众的言行举止中,让群众投身道德实践活动,不断提升群众思想道德修养、社会文明程度和全国文明县城建设水平,遵义余庆县以干群联系“两个100%”为抓手,以道德讲堂为载体,建起阵地流动、宣讲人员流动的“流动道德讲堂”,并通过“吹拉谈唱”的形式,让“流动道德讲堂”活起来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深入人心。
一是“吹”出呼声。该县以道德讲堂为平台,开设“百姓故事会”,通过群众自己讲解怎样邻里相处、文明礼仪等,在潜移默化中把勤俭节约、尊老爱幼、文明守法等道德规范灌输给群众,引起群众的情感共鸣,引发群众的行为效仿,通过道德讲堂开办,形成了习礼仪、讲文明、爱学习的新风尚。
二是“拉”进距离。充分利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,以干群联系“两个100%”为抓手,以变传统道德教育灌输式、说教式为“我参与、我践行”的互动式、开放式,以“百姓故事会”为平台,以解决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为目标,把解决群众***关心、***直接、***现实的民生问题融入到道德讲堂之中,在开展道德讲堂的同时解决群众在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,真正让广大群众听到党的声音、感受到党的温暖,让道德讲堂更充实。如:大乌江镇党委通过道德讲堂的形式给红渡村老上访户伍文华讲政策、摆道理,引导帮助其发展红色餐饮业,目前,伍文华的农家乐已经成为红军陈列管的接待地之一,也不再上访了。
三是“谈”出感情。在余庆县大乌江镇,该镇在镇、村、组、学校共建立了道德讲堂149个,实现了道德讲堂建设全覆盖,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既让群众坐下来听,也由群众评议身边的好人,讲述心中感受,将“讲”与“评”有效衔接,同时,鼓励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,从一点一滴做起,把道德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、社会交往中。群众还可以通过道德讲堂对镇、村开展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,及时反应收集到的群众意见。年初以来,通过道德讲堂共收到各种建议、意见101条,为群众办实事92件,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,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。据不完全统计,余庆全县到目前为止共开展“流动道德讲堂”活动858场次,道德讲堂进村寨534场次,宣传教育群众15万余人次,将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植于群众心中。
四是“唱”出声音。余庆县的道德讲堂采取“身边人讲身边事、身边人讲自己事、身边事教身边人”的方式,为好人立传,为道德模范画像,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,参与者接踵而来,带动了更多人学习模范、弘扬道德,倡导了文明的社会新风,激发了社会的正能量。如:县委、政府以“五心”教育道德模范事迹为线索,精心打造了一台“五心魂·中国梦”大型舞台剧,在全县巡回演出;在大乌江镇,今年已68岁高龄的残疾人老党员王朝文,在病床上都不忘记编排 “接地气、聚人气、树正气”的文艺节目丰富道德讲堂内容,他以身边人、身边事为素材,编排了党群干部心手相连共建美好生活的心愿。王朝文说:“办好道德讲堂不仅仅只是党和政府的事情,它关系到每一位老百姓的生活。道德讲堂应该人人参与,把学习模范、弘扬道德,倡导文明新风‘讲到’大家的心里去!”